雷州农技推广网
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工作动态
单位简介
专栏
农产品安全
农事管理
特色农业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
示范基地
技术
作物品种
农业技术
施肥指导
病虫防控
服务
专家园地
产品供求
农资推荐
公众咨询
首页
->
技术
->
农业技术
->
主推技术
全站搜索
文章
图片
软件
视频
商品
FLASH
产品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2015-03-02 22:20:44
来源: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作者: 【
大
中
小
】 浏览:
2020
次 评论:
0
条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我国(特别是广东)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种稻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研制的新型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故而得名。“控肥”就是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控苗”就是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控病虫”就是优化群体结构,增加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
多年多地的示范应用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具有三大优势:
(1)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5%~10%(平均8%),且抗倒性明显增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
(2)省肥省药,安全环保。一般节省氮肥2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相对提高30%),环境污染减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减少,可少打农药1~3次,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
(3)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只要按技术规程去做,就可获得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不同品种类型(常规稻、杂交稻、优质稻、超级稻)、不同地点、不同季节(早季、晚季)、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种植方式(手插秧、机插秧、抛秧、直播稻)均可应用,效果稳定,深受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户的欢迎。
操作规程
1.
选用良种,培育壮秧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品种和育秧没有特殊要求,杂交稻、常规稻、超级稻、优质稻均可,育秧方式可采用湿润育秧、旱育秧或塑料软盘育秧等。
(1)选用良种,保证用种量:选用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良种。每亩用种量,千粒重为20克的常规稻品种为2.0公斤,杂交稻为1.0公斤。若千粒重高于20克,其用种量相应增加,反之则相应减少。
(2)适时播种:早稻在常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广州地区一般为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南部早些,北部迟些。晚稻的播种期根据品种生育期和安全齐穗期确定,保证水稻齐穗前的日平均温度达到23℃以上。广州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播种。播种前晒种1~2天,进行种子精选和消毒,然后浸种催芽。当达到“根一粒谷长、芽半粒谷长”时,即可播种。
(3)稀播匀播:湿润育秧按秧田:本田=1:10备足秧田,抛秧的每亩本田用434孔秧盘50个或561孔秧盘40个,机插育秧按照秧田:大田=1:80~100的比例准备秧田。按畦(盘)定量播种,播后蹋谷,早稻播种后盖塑料薄膜保温。
(4)秧田施肥:湿润育秧每亩秧田施三元复合肥(含氮量15%以上)25公斤作基肥,2叶1心期每亩施尿素3公斤和氯化钾3公斤作断奶肥,移栽前3~4天每亩施尿素5~10公斤作送嫁肥。秧盘育秧配制了营养土的,如不出现脱肥一般不施肥,在移栽前看苗施用送嫁肥。
(5)秧田水分管理:在播种后至一叶一心期保持沟里有水,水不上秧板。一叶一心以后秧板才上水。第二叶到第三叶期,采取湿润与浅灌相结合。三叶期后保持浅水层,但不能淹没心叶。
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1)适龄移栽:根据育秧方式不同,可采用人工插秧、抛秧、机插或铲秧栽插等方式。湿润育秧和抛秧的,早稻秧龄一般25~30天左右,晚稻秧龄15~20天左右。机插秧的适宜移栽叶龄为3~4,早稻约15~20天左右,晚稻12~15天。做到适龄移栽,防止超秧龄。
(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20 cmx 16.7 cm或20 cmx 20 cm,或抛秧50盘(434孔秧盘)或40盘(561孔秧盘),每亩栽插或抛植1.6~2.2万穴,杂交稻每穴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数达到3万条以上,常规稻每穴3~4粒谷苗,每亩基本苗数达到6万条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推荐采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插植方式。耐肥抗倒、分蘖力弱、株型紧凑的品种应适当密些,反之宜适当稀些;大穗型品种和杂交稻适当稀些,多穗型品种和常规稻适当密些;肥田可适当稀些,瘦田应适当密些。目前广东相当部分地区的水稻栽插密度偏稀,是导致产量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确定总施肥量
(1)确定目标产量和地力产量
目标产量是指当季要达到的稻谷产量。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避免定得太高或太低。目标产量要根据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确定。在实践中,具体有三种方法:
①根据产量潜力确定。一般可设定为当地同类品种取得的最高产量的80%~90%。例如,某品种(或产量潜力相近的品种)在当地种植获得的最高产量为600公斤/亩,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480~540公斤/亩。
②在前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例如,某品种在当地前三年平均产量为450公斤/亩,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495公斤/亩,即500公斤/亩左右。
③在前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加25~50公斤/亩。例如,某品种在当地前三年平均产量为450公斤/亩,则其目标产量可设定为475~500公斤/亩。
在具体应用时,可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或三种方法估算出目标产量,相互参照确定,比较稳妥。
地力产量,又称为空白区产量,是指在不施用某一营养元素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完全依靠土壤(严格地说,还有灌溉水、干湿沉降等)供应的养分,而获得的稻谷产量。地力产量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也可通过调查估计。各地开展的肥料试验积累了不少地力产量数据,可参考应用。一般中等肥力田块的地力产量为250公斤/亩左右。
(2)确定总施氮量
①根据目标产量和无氮区地力产量确定,以纯N计。以地力产量为基础,每增产100公斤稻谷需增施纯氮5公斤左右。即:
总施氮量(公斤/亩)=
[目标产量(公斤/亩) - 地力产量(公斤/亩)]×5÷100。
例如:地力产量为300公斤/亩,目标产量为500公斤/亩,则总施氮量=(500-300)×5÷100=10(公斤/亩)。
②根据目标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估计。在缺乏无氮区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即:
总施氮量(公斤/亩)=目标产量(公斤/亩)÷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偏生产力是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可取45~50公斤稻谷/公斤纯N。例如:目标产量为500公斤/亩,则总施氮量为10.0~11.1公斤/亩。早稻适当少施,晚稻适当多施。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此法算出的,是在前作分别为冬闲和早稻的情况下,早稻和晚稻的总施氮量。如果前作是蔬菜、马铃薯或绿肥的,则要考虑前作的肥料残效,适当减少施氮量。
③根据习惯栽培的常年施氮量对总施氮量进行校正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得出总施氮量后,最好再根据习惯栽培法的常年施氮量进行校正。多年多点的示范应用表明,采用“三控”施肥技术后,在比习惯栽培法增产5%~10%的情况下,一般其总施氮量比习惯栽培法减少10%~30%。如果按照上述两种方法算出的总施氮量比习惯栽培法的施氮量还高,则可将习惯栽培法的总施氮量设定为当季的总施氮量,以后再逐步优化。
(3)确定磷、钾肥总量
①根据目标产量和地力产量确定
磷、钾肥的施用量也可根据目标产量和地力产量确定。在无磷区地力产量的基础上,每增产100公斤稻谷需增施磷肥(以P
2
O
5
计)2~3公斤(早稻多些,晚稻少些)。例如:若无磷区地力产量为350公斤/亩,目标产量为500公斤/亩,则磷肥(以P
2
O
5
计)施用量为:(500-350)×2÷100=3(公斤/亩)。
在无钾区地力产量的基础上,每增产100公斤稻谷需增施钾肥(以K
2
O计)4~5公斤。例如:若无钾区地力产量为350公斤/亩,目标产量为500公斤/亩,则钾肥(以K
2
O计)施用量为:(500-350)×4÷100=6(公斤/亩)。
②根据总施氮量估算
在缺乏无磷区和无钾区地力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在总施氮量确定后,可按N:P
2
O
5
:K
2
O=1:0.2~0.4:0.8~1的比例,估算磷、钾肥施用量。例如,若施氮量为10公斤/亩,则磷肥施用量(以P
2
O
5
计)为2~4公斤/亩,钾肥施用量(以K
2
O计)为8~10公斤/亩。有稻草还田的,钾肥可适当减少。
为便于使用,我们制作了施肥量速查表,见附录B。
(4)根据纯养分施用量计算具体的肥料施用量
上面算出的是肥料的纯养分施用量。具体的肥料施用量,可根据纯养分施用量和肥料的养分含量计算,即:
肥料施用量=纯养分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
例如,若总施N量为10公斤/亩,尿素的含N量为46%,则尿素施用量为10÷46%=21.7(公斤/亩);若不用尿素而改用含N量为15%的复合肥,则该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15%=66.7(公斤/亩)。若磷肥施用量为3公斤P
2
O
5
/亩,过磷酸钙的P
2
O
5
含量为12%,则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12%=25(公斤/亩)。若钾肥施用量为6公斤K
2
O/亩,氯化钾的K
2
O 含量为60%,则氯化钾施用量为10公斤/亩。
4.
确定不同时期施肥量及比例
①氮肥施用时间及比例
在总施氮量确定后,即可按照基肥占40%~50%、分蘖肥占20%左右、穗肥占20%~30%、粒肥占5%~10%的比例,确定移栽稻各阶段的施氮量。具体施用量在追肥前根据叶色适当调整,叶色深则适当少施,叶色浅则适当多施。分蘖力强的品种,其基肥施用量要适当减少,否则要适当增加。
分蘖肥的施用时间:“三控”施肥技术中的分蘖肥实际上是保蘖肥,其施用时间为从移栽到穗分化开始的中间点。例如,从移栽到穗分化开始为30天,则在移栽后15天施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稻一般在移栽后15~17天左右,晚稻一般在移栽后12~15天左右。如果在移栽后20天内开始穗分化的,可把分蘖肥并入基肥中施入。对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或者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达不到要求的,应在移栽后5~7天增施尿素3~5公斤。
穗肥的施用时间:幼穗分化II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施用,此时叶龄余数为2.5左右,距抽穗约27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稻一般为移栽后35~40天,晚稻一般为移栽后30~35天。如果叶色偏深或群体偏大,应推迟施肥时间,并减少施氮量。如果对施用时间没有把握,则掌握“宁迟勿早”的原则。
粒肥的施用时间:在破口抽穗期施用。也可结合喷施破口药,将尿素0.5~1公斤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对水叶面喷施。
直播稻的氮肥施用时间和比例:基肥占15%~20%,三叶期占15%~20%,分蘖肥占40%左右,穗肥占20%,粒肥占5%~10%。
②磷、钾肥施用时间及比例
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的一半作基肥或分蘖肥施用,另一半作穗肥施用。
5.
制订施肥方案
根据总施肥量、施肥时间及施肥比例、品种生育期等数据,即可制订出施肥方案。
现以早稻全生育期120~135天,晚稻全生育期105~120天,每亩目标产量450~500公斤、地力产量250~300公斤为例,对施肥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1)移栽稻
基肥:移栽前,每亩施碳铵20~25公斤或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
分蘖肥:早稻移栽后15~17天,每亩施尿素4~6公斤,氯化钾4~6公斤;晚稻移栽后12~15天,每亩施尿素5~7公斤,氯化钾5~6公斤。
穗肥:早稻移栽后35~40天,晚稻移栽后30~35天,每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5~6公斤。
粒肥:破口抽穗期,如果叶色偏淡而且天气好,每亩施尿素2~3公斤,叶色偏绿或天气不好不施。
(2)直播稻
基肥: 播种前,每亩施尿素4~5公斤,早稻施过磷酸钙25公斤,晚稻施过磷酸钙15公斤。
三叶期:早稻播种后13~15天,晚稻播种后1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4~5公斤。
分蘖肥:早稻播种后30~35天,晚稻播种后25天左右,每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6公斤。
穗肥:早稻播种后60~65天,晚稻播种后55天左右,每亩施尿素4~6公斤,氯化钾6公斤。
抽穗期:每亩施尿素2公斤左右(看天看苗)。
如果用复合肥,各时期施肥量以氮肥为基准折算,余下部分用单质肥料补足。
为了方便使用,通常将施肥方案与配套技术一起,写成技术规程表,或制作成技术挂图,如附录C。
(3)水稻“三控”施肥软件(N Manager 1.0版)
为便于应用,我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研制了水稻“三控”施肥软件。用户在提供目标产量、地力产量、品种生育期等信息后,电脑将自动给出施肥参考方案,并打印出来。欢迎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登录网站使用,网址:http://webapps.irri.org/nm/cngd/。
6.
水分管理
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早回青、早分蘖,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有效穗数80%~90%时(早稻移栽后25天左右,晚稻移栽后20天左右)开始晒田,但不要重晒。倒二叶抽出~剑叶露尖时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抽穗后保持田间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不要断水过早。
7.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按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秧田期注意防治稻飞虱、叶蝉、稻蓟马、稻瘟病等,移栽前3天左右喷施送嫁药。移栽后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移栽后40~50天防治纹枯病一次。破口抽穗期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采用“三控”施肥技术的水稻病虫害一般较轻,可酌情减少施药次数。
常见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方法,见附录D。
8.
注意事项
在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点:
(1)要保证栽插密度,每亩栽插1.8万科左右,不能太稀。
(2)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或者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达不到要求的,应在移栽后5~7天增施尿素3~5公斤。
(3)农家肥要计入总施肥量,并相应减少化肥用量。冬季种植紫云英的,每压青1000公斤紫云英可少施尿素5公斤。冬季种植马铃薯或蔬菜的,早稻酌情少施化肥。早稻稻草还田的,晚稻钾肥可减少30%。
(4)在水分管理上,中期晒田不要太重,后期断水不要太早。采用“三控”施肥技术,水稻的无效分蘖大幅减少,不宜重晒田,也没有必要重晒田。由于穗子较大,后期绿叶也较多,要保证灌浆中、后期水分供应,才能保证谷粒充实饱满。
(5)采用“三控”施肥技术,水稻前期生长较慢,分蘖较少,叶色较淡,这是前期“控肥”以后无效分蘖减少的结果,是正常的,请不要着急。只要按规程操作,达到目标产量的有效穗数是不成问题的。
责任编辑:
lzsnjzx
Tags:
【
大
中
小
】【
打印
】
【
繁体
】【
投稿
】【
收藏
】 【
推荐
】【
举报
】【
评论
】 【
关闭
】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下一篇: 病虫综合防控技术
最近更新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雷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雷州支公司2018年政策性甘蔗保险理赔公示..
大量供应优质小番茄
湛江三农优品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2018年11月正式注..
关于做好第22号台风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雷州支公司2018年政
大量供应优质小番茄圣女果和菠萝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粤字号”品牌强
台风危害后香蕉柑橘等救灾复产措施
关于做好第22号台风山竹的防御工作的
排行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雷州支公司2018年政
大量供应优质小番茄圣女果和菠萝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粤字号”品牌强
台风危害后香蕉柑橘等救灾复产措施
关于做好第22号台风山竹的防御工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
2018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警惕中稻和晚稻水稻病毒病发生为害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厅限制使用农药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雷州支公司2018年政
大量供应优质小番茄圣女果和菠萝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粤字号”品牌强
台风危害后香蕉柑橘等救灾复产措施
关于做好第22号台风山竹的防御工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
2018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警惕中稻和晚稻水稻病毒病发生为害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厅限制使用农药